Q:登革熱是…
A: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依病
毒型態可分為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第四型等四種,而每一型又都具有感
染治病能力,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病毒具有終身免疫
力,但對其他型別登革病毒僅具短暫免疫力,也就是說也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
清型別病毒。
Q:登革熱的傳播方式為…
A:臺灣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臺灣地區每年的七月份至十月份為
流行期,再者,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濕的環境,正是蚊
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故在夏天雨季期國人更應該提高警覺。
小提醒: 登革熱病毒會藉由病媒蚊叮咬過後,才能人傳給人。
Q:登革熱的種類有哪些呢?
A:典型登革熱(dengue fever)
小孩與老人罹患率相對低於成人,症狀雖然劇烈,但致死率幾乎是零。
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若重複感染不同型之登革熱病毒,可能造成症狀嚴重之出 血性登革熱 罹
患率以未滿一歲(七到八個月)的嬰兒及二到八歲的小孩最高致命率高達40
到50%,但如經適當的醫療照顧,致死率<5%。
曾經感染登革熱病毒個案,對該型病毒終身免疫,若又感染不同型的登革
熱病毒時,將可能發生登革出血熱,造成血小板降低、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延
長。
Q:登革熱的症狀
A:典型登革熱疑似病例之症狀
(1)突發性發燒 (38度以上)
(2)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骼關節或肌肉痛
(3)發燒三~四天,身上出現紅疹
(4)發燒期間全身發癢
以上四項若有第(1)項並有(2)、(3)、(4)中任一項,就認為是疑似病例。
出血性登革熱疑似病例主要有發燒、頭痛、肌肉痛、嘔吐、全身倦怠、腸
胃道及子宮出血、血尿和恢復期出疹等。若未及時就醫治療,死亡率更高
達20%。
提醒您:發病後3-5天,病情若突然加劇如:抽搐、血壓及意識狀況改變、
昏迷等,須懷疑是否進展為登革熱重症。
Q:若不幸染上登革熱怎麼辦…
A: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
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
右可自行痊癒。此外,對於登革熱重症病患應安排住院,適時的介入措
施,提供完整嚴密及持續的照護,可將死亡率從20%以上降到1%以下。
Q:要怎麼預防登革熱呢?
A: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
性, 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
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也
就是清除積水容 器 , 杜絕病媒蚊孳生 ,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方法。
Dengue f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