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型腸胃炎介紹
Q: | 什麼? !原來沒有腸胃型感冒? | |
A: |
其實醫學定義上,只有「感冒」與「腸胃炎」兩種用法。「感冒」(common cold)指的是病毒侵犯上呼吸道而引起鼻炎(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與咽部不適(乾、癢、異物感)等症狀。「病毒性腸胃炎」(Gastroenteritis)指的是病毒侵犯腸胃道黏膜,造成嘔吐、腹痛、與腹瀉。至於「腸胃型感冒」,則是醫生向病人解釋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炎,因為跟感冒一樣是病毒感染引起, 所以稱為「腸胃型感冒」。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與腺病毒40型、41型等,好發於秋冬,但台灣因為四季不明顯,因此各個季節皆可能流行。 |
|
Q: | 腸胃炎與病毒型腸胃炎的區分? | |
A: |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多數人的觀念中,腸胃炎是吃了不潔的食物或暴飲暴食導致。 |
|
Q: | 發病症狀? | |
A: |
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 |
|
Q: | 預防方法? | |
A: | 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洗手。大部分的病毒尚無疫苗,但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若家有幼兒可諮詢小兒科或家醫科醫師後考慮接種。 | |
Q: | 治療方法? | |
A: |
抗生素的使用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治療小孩和成人的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因為過油或太甜的食物並無法吸收,反易導致腹瀉症狀更加嚴重。 |